演出时间:
暂时还没有演出票价演出票价:
180元 (票面) 280元 (票面) 480元 (票面) 680元 (票面) 880元 (票面) 1080元 (票面) 1280元 (票面)演出介绍
大型多媒体合唱剧《聂耳的歌》是中国音乐学院在庆祝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0周年之际出品的精品力作。聂耳是中国的人民音乐家,他的作品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对聂耳及其作品开展专题创作,是中国音乐学院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讲话精神的一项举措。
合唱剧《聂耳的歌》,是以《国歌》作者聂耳所创作的歌曲和器乐曲作品为核心内容,以聂耳短暂而波澜壮阔的一生为脉络线索,以戏剧与音乐作品相结合的舞台手段为整体结构方式创作的新型舞台剧。本剧由合唱队和管弦乐队构成基本的表演阵容,将戏剧人物情节贯穿其中。充分运用了多媒体、AI以及各种舞台装置的技术手段,将聂耳少年时代的青春勃发、热爱生活和音乐,青年时代的人生启蒙、立志改造社会,直至投身革命事业,为民族解放与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放歌的非凡经历,生动呈现在舞台上。整个舞台形象或写意、或写实,或语言、或歌唱,从而达到音乐与戏剧的高度融合。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本剧中的所有歌曲与器乐曲,都是聂耳本人的原创作品,或根据聂耳原作素材改编加工创作的。在戏剧人物情节的进行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有了聂耳原作的完整性和历史真实性。
出品人:王旭东
总策划/艺术总监:李心草
监制:刘宇、马春成、黄虎、王小艺、王萃、吴志武
执行监制:胡涌、张嫄、吴哲
制作人:樊小敏
编剧:赵大鸣
音乐总监/作曲/编曲:胡廷江
作曲/编曲:黄凯然
指挥:金野、金刚
导演:沈亮
舞美设计:张武
灯光设计:邢辛
多媒体设计:胡天骥
服装设计:宋立
化妆造型设计:孙艾娜
副导演:韩洛怡
执行制作人:刘怡
声乐总监:吴碧霞
合唱指挥:孙毅、黄亚千、孟幻、赵健(按参演顺序)
戏剧指导:吴敏
舞蹈编导:谢蓝琪、王瑾
声乐指导:戴滨、赵静
台词指导:顾晓丹
舞台监督:张楠
角色演员
聂耳:黄训国
春晖:郑茹之
教书先生:郝君波
大报童:杨雅坤
歌女甲:杨西音子
歌女乙:韩悦
黎锦晖:孙骁潇
田汉:高宇鹏
村女:解瀚
梅娘:王雅洁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及演出票价等)可能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
演出团体
中国音乐学院合唱团是中国音乐学院精心打造的一支校级专业合唱团体,以传承中国音乐文化、培养音乐人才为己任,致力于通过精湛的合唱艺术,为观众呈现多样化的音乐盛宴。
合唱团成员经由全校选拔,在专业教师团队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和创新,致力于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红色文化,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音乐元素完美融合。合唱团不仅在校园内外举办音乐会,还将积极参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包括歌剧、专场音乐会、音乐节、国家级庆典等,成员们凭借扎实的音乐功底和对艺术的热爱,赢得广泛赞誉。 兰州音乐厅合唱团成立于2017年5月,是甘肃历史上第一个职业合唱团,目前拥有演员70名,均为国内及省市各大学院、音乐学院声乐专业本科、硕士毕业生。成立之初,便得到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支持,并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合唱团特邀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青年指挥家、歌剧艺术指导陈冰博士任音乐总监。特邀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一级演员、博士生导师王传越任声乐总监。
合唱团成立至今已成功演出歌剧《乡村骑士》音乐会版,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终曲《欢乐颂》、歌剧《图兰朵》《卡门》《茶花女》《波西米亚人》舞台版。受邀参加中央音乐学院首部大型原创歌剧《山海经·奔月》;国家大剧院2018年“世界艾滋病日”《爱让我们在一起 大师有约公益音乐会》;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第二季特别节目——《回到延安 共唱经典》“5.23 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中国交响乐团2018-2019音乐季暨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音乐会;杭州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暨杭州爱乐乐团2018-2019音乐季音乐会《马勒第八交响曲》;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 中华儿女》文艺晚会;著名作曲家李海鹰创作并执棒的作品《六祖颂》;2020年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式,由著名作曲家谭盾创作并执棒的作品《敦煌·慈悲颂》;上海爱乐乐团2020-2021乐季开幕式音乐会《马勒第二交响曲》;上海交响乐团2020-2021乐季音乐会福雷《安魂曲》;第十七届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创作的大型声乐交响套曲《英雄颂》;由屈塬作词、张千一作曲的交响合唱组曲《南梁颂》;第24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在灿烂的阳光下》合唱交响音乐会;由指挥家余隆执棒、作曲家邹野创作的《空海》日本巡演;由著名指挥家余隆、上海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联合委约,作曲家阿龙·齐格曼作曲,剧作家马克·坎贝尔编剧创作的清唱剧《上海!上海!》DG 唱片全球发行及该剧在上海、香港的首演。 兰州大剧院舞剧团是中国西部著名的艺术院团,成立于1973年,拥有一支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大型艺术创作和表演团队。剧院先后与中国著名编导艺术家陈维亚、张继刚、著名作曲家张千一、著名编剧赵大鸣、著名舞美艺术家高广健、沙晓岚、韩春启等一流艺术家有过密切合作。
坚持“做西部文章、创全国一流”的艺术追求,兰州大剧院舞剧团多年来先后参演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中国一中亚峰会文艺演出《携手同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文艺演出《濠江欢歌向未来》等国家重大演出。创作演出了大型舞剧、舞蹈诗、组舞等30余部,大型文艺晚会300余台,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其中,大型舞剧《兰花花》荣获全国舞剧调演贡献奖;大型文艺晚会《黄河的祝福》荣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大型舞蹈诗《西出阳关》荣获由文化部颁发的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和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
2000年创作演出的《大梦敦煌》是一部敦煌题材的大型舞剧,该剧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国舞蹈“荷花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等,基本囊括了我国舞台艺术的所有最高国家荣誉。截止目前,《大梦敦煌》累计演出近2000场,成为新世纪中国舞剧“多演出、多产出”的成功范例。
50多年来,兰州大剧院舞剧团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并赴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荷兰、斯洛文尼亚、纳米比亚、博茨瓦纳、伊拉克、黎巴嫩、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巡回演出。风格鲜明的剧目和高水平的艺术展现,深受国内外观众欢迎。 兰州芭蕾舞团成立于2013年,是西北地区与黄河流域唯一的专业芭蕾舞团,和兰州交响乐团共同演出了《大梦敦煌》《天鹅湖》等经典作品。曾聘请李春华教授为兰州芭蕾舞团艺术顾问、国际知名芭蕾舞大师蒋齐先生为艺术总监。为丰富艺术品种,在未来演出市场上赢得更多机会,兰州芭蕾舞团依托兰州大剧院舞剧团舞蹈演员力量和自办舞蹈学校的教学优势,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优秀演员。自建团以来先后邀请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院长陈家年、教师林美芳、中央芭蕾舞团芭蕾大师徐刚、上海芭蕾舞团团长季萍萍等专家对演员定期进行强化训练。
2017年12月,在有着60余年悠久历史的北京天桥剧场,第三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落下帷幕,在这场中国十家芭蕾舞团首次相聚的“现象级国际芭蕾盛会”中,兰州芭蕾舞团凭借芭蕾版《大梦敦煌》亮相,唯美敦煌壁画与婀娜西方芭蕾的完美结合更是成为了此次盛会一大亮点,也意味着“足尖上的金城”从此荣膺“中国芭蕾力量”美誉。
兰州芭蕾舞团多年来先后参演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中国一中亚峰会文艺演出《携手同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文艺演出《濠江欢歌向未来》等国家重大演出。先后改编排演了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灰姑娘》全剧、《巴赫塔》选段,创排了现代芭蕾《幻想曲》、芭蕾版《大梦敦煌》,排练了《堂吉诃德》《海盗》《花节》《柴科夫斯基》《睡美人》《舞姬》《海峡三人舞》《爱神》《黄河》《吉赛尔》等中外经典芭蕾舞剧选段。
兰州芭蕾舞团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芭蕾舞团,承担着弥补芭蕾艺术在西北的缺失,在西北普及推广芭蕾艺术、满足人民群众对高雅艺术的需求、培养芭蕾观众的责任。所以不断探索、实践新创作品的本土化,形成具有鲜明西北标识的风格和特色,深挖甘肃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围绕敦煌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多元文化作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大文章。 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是中国音乐学院重点建设项目。乐团特邀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著名指挥家李心草担任乐团艺术总监,现任常任指挥金野,特邀指挥金刚。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职业乐团,其使命是守正创新,即传承经典音乐、弘扬中国音乐。自乐团建立起,始终致力为观众奉献一流的艺术品质,并在演奏实践中不断地追求自身艺术境界的提升。
乐团汇聚了国内外一批技艺精湛的演奏家,与众多优秀的指挥家、独奏家及歌唱家合作,每年为观众呈现丰富多彩的音乐季。乐团诠释作品力求精准无瑕,深刻动人,多年来赢得了观众广泛的喜爱和赞誉。此外,乐团特别重视探索与传承中国优秀交响乐作品,成为促进中国交响乐多元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除了常规音乐季演出外,乐团也积极投身于中外文化交流和青年人才培养。每个音乐季都会定期邀请优秀的外籍音乐家加盟,多次参与高级别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形成了具有国际化的音乐艺术团队。同时,乐团一直在中国音乐学院人才培养机制下,让青年音乐家在实践舞台上展示才华。
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将会以坚定的目标引领乐团发展,不忘本来、锐意进取,力求将自身打造成为中国最优秀的职业交响乐团之一。